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28
阅读量:103
2021年7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对“公参民”办学模式进行专项规范。
此通知对公办学校参与义务教育民办办学做出了解释和规定,让我们一起划一下重点!
“公参民”的义务教育学校包含三类:
第一类: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第二类: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第三类: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含公办学校以品牌、管理等无形资产参与办学)的义务教育学校。
要求中提到“公办学校单独举办”和“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这两类情况应为公办学校;第3类中符合“六独立”要求的,可继续举办民办学校。不符合“六独立”要求的,地方政府要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地方政府可视情况将其转为公办学校或终止办学。
“民转公”相关政策一出,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多地陆续发布公告,明确调减民办义务教育占比。
四川眉山天府新区恒邦嘉祥外国语学校(已更名为“眉山天府新区天府学校”)快速反应,成为四川首例“民转公”学校。
随着“民转公”的趋势越发明显,民办学校的发展方向也愈发明晰。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民办转公办到底好不好?我们先了解下转公办对民办学校的影响。
1、学校招生模式将发生变化,对于转制学校而言,招生范围可能会缩窄。
2、学费收费模式将发生改变,学校费用要按照公办学校收费,或将影响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办学收益,目前部分“民转公”学校已经开始按照公办收费。
3、办学体制改变,“民转公”后,民办学校的差异化教学优势将受损,办学将受到更多政策的影响。
4、“民转公”后教师整体纳入编制的可能性低,对老师工作可能会带来较大影响。
公办学校注重公益性和普惠性,民办学校则注重效率和差异化,因此民转公对于民办学校而言,也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迎难而上说来简单,民办学校究竟该怎么做?
减负增效!提升学校整体运作效率!这就要求学校要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提升老师工作效率。
在民转公过程中,收费问题受到了很多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其中存在的小问题不断涌现,尤其在“民转公”的关键时刻,更需要学校慎之又慎。
针对学校收缴费现存的手续费高昂,提现限额、现金流转管理隐患等问题,学加家智能收银系统都能帮你解决!
蝉鸣科技携手支付宝打造的学加家智能收银系统是校园一站式在线缴费平台,老师在线批量发送账单,家长扫码缴费,学校极速对账,一天收齐全校学费。系统不仅能降低财务老师工作量,加快线上对账速度,还能提升校园费用收缴管理效率,降低现金流转管理风险,让学校收费工作井井有条。
扫码报名开通
【学加家智能收银系统】
学加家团队CIO期待与您交流,分享更多学校数字化转型实践思路与效率提升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