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3-04-20
阅读量:141
学生发展评价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教育评价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教育改革的重要瓶颈之一。
传统的评价结果侧重于学生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乏实践的具体操作。评价方式及评价维度单一且缺乏过程性的评价,评价结果就像看到冰山一角,且只有一角。
随着评价改革的深入,评价的指挥棒如何完整发挥价值带来正确的指引,前提是需要解决老师最头痛的评价难题。
广州某小学李校长谈及过往学生评价的难点时感慨:“学校过去在学生发展上更多关注结果性评价,评价过程难量化,评价结果缺乏运用。量化过程性评价,让家长、学生更有感知的参与到评价中,促进家校共育是我们正在思考的难点。”
如何利用新的算法工具实现过程性评价呢?
早在2020年,教育部颁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是重要任务,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评价工具、完善评价结果运用、发挥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的作用。
基于企业微信的学生评价系统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以区域及学校的个性化评价需求为导向,建立了一套可自定义的评价指标体系,支持多级评价指标设定,同时提供完整指标体系模板,支持学校系统的一键导入。
灵活有序的设计,全面覆盖家校场景的10大细分场景,多维度的评价结果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业务中,老师一键点评,轻松生成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报告,帮助学校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全面发展。
01.场景多样化,评价维度更全面
评价工作不能仅用一把标尺来衡量,从多场景、多角度发觉孩子的闪光点,实现因材施教,是评价工作的核心。
区别于过去以学科基础知识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系统根据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国标为基准,开展特色的评价课程体系,从课堂教学、在校日常、家庭评价、研学体验、社团评价等多样化场景评价并指导学生,让学生成长轨迹更精准。
比如,在校“日常评价”功能,主要帮助教师记录学生在课堂外的行为表现。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有爱护花草,主动捡垃圾、拾金不昧等行为,可使用日常评价对学生行为快捷记录,进行实时奖励评价。与“课堂评价”相互配合,使评价结果更全面、更客观。
除了在校的表现可以完整呈现以外,学生在家表现同样可以设置以任务打卡的方式进行家校联动。比如,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促进成长发育,在系统中可以按年级、按班级、按周期设置学生运动打卡任务以及对应的指标,各项指标的采集过程最终会以报告的形式清晰呈现。
02.评价方式多样化,一键轻松点评
学生评价系统可以实现电子白板端与移动端的多端同步,老师在使用智能一体机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会实时同步于家长的手机端,评价结果不再躺于纸上,而是实时更新在系统中。
在”课堂评价“的环节中,老师可以进行个性化设置点评类型,比如积极思考 、遵守纪律 、注意力集中等,点评的动作会随即发生,通过教室的大屏端直观呈现,家长在手机端也会及时收到评价,通过光荣榜等方式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 ,让课堂教学更生动 、氛围更轻松。
03.多角色参与评价,促进家校共育
摒弃以往老师作为主要评价者,学生评价系统可以让学校不同的老师、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
老师:实时轻松记录,一键点评,通过趣味化激励、班级评价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发展整体水平,针对性引导与改进。
家长:实时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通过参与家庭任务、学习任务的评价,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
学生:0负担参与评价过程,个性化的荣誉勋章、光荣榜等激励方式让学生成就感更足。
“系统设置的多角色参与,能够充分调动起老师、家长以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和班主任能及时知道自己班级哪方面没有做到位,对学生起到的督促作用也不一样了。”杭州某实验小学吴老师对此大加赞赏。
基于企业微信的学加家学生评价系统从评价体系、多场景的过程性评价,多维度的数据采集分析,实现一校一报告、一班一报告,整体评价数据立体化呈现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决策依据。
学加家团队CIO期待与您交流,分享更多学校数字化转型实践思路与效率提升的秘诀